牽動全國億萬球迷的“足壇頭腦風暴”,至今已掀起一月有余。
當速度與激情的代名詞、充斥著荷爾蒙的中國足球,有朝一日玩起“文字游戲”,這場由中國足協發(fā)起的球隊名稱非企業(yè)化變更,不僅讓處于休賽期的職業(yè)聯賽再度喧囂,也同樣成功出圈,被全社會視線所聚焦。
洛陽龍門、北京國安、山東泰山、廣州城和廣州隊……其中,不乏略作改動便成功上岸的幸運兒,但從林林總總的消息中卻不難看出,改名的背后有劇變、有無奈,有投機,也有執(zhí)著。
強執(zhí)行
股權轉讓保隊名
根據中國足協推出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政策,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等,新的俱樂部名應該健康文明,體現地域傳統文化、人文精神、俱樂部理念。
若將問題一分為二,擺在國內各大俱樂部面前的首要難題,恐怕普遍都是政策的第一段落,即“不得含有俱樂部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
過去二十余年,中國足球推動職業(yè)化進程的背后,離不開諸如國安、建業(yè)、魯能等企業(yè)的穩(wěn)定投資。而今隨著中國足協的一紙令下,改名迫在眉睫,與之伴隨的卻是情感上的難以割舍。
上海申花是中超俱樂部中唯一可以保留“老字號”的球隊,雖然名稱中的“綠地”字樣按規(guī)定必須去掉,但對于球隊和球迷而言,已是最佳結局。
相比之下,北京中赫國安和山東魯能泰山兩支老牌勁旅,卻在改名上面臨不同的抉擇。前者不僅需要去掉“中赫”二字,就連已被球迷口口相傳二十余年的“國安”也不能保留。
出于照顧球迷情感的考慮,俱樂部方面曾向中國足協申請保留“北京國安”字樣,不過被駁回。而據國內媒體報道,在繼續(xù)提交延期申請后,北京中赫集團也正在謀求全部收購中信所持俱樂部股份,讓“北京國安”留在工體。
長春亞泰的情況和國安相似——他們第一次上報的名稱被足協認定為不符合規(guī)定,不過據最新消息,亞泰已經完成了股權轉讓,長春嘉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長春亞泰足球俱樂部,如此一來“亞泰”二字便能保留。
北京國安的捍衛(wèi)之路仍撲朔迷離,山東魯能改名山東泰山的過程也歷盡波折。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yè)化元年,山東隊就以山東泰山的名字征戰(zhàn)甲A聯賽,此后俱樂部數次更名,“泰山”都在名稱中。
但1月11日,山東魯能發(fā)布公告,俱樂部首次提交的中性名“山東泰山”卻未能通過中國足協審核。原因是俱樂部新股東濟南文旅發(fā)展集團,持有“山東泰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49%的股份。
所幸濟南文旅方面早已經做好各種預案,于是在一天之內其持股的“泰山健康科技公司”迅速完成更名,這也為魯能再次以“泰山”名稱上報足協掃清的障礙。
一“人”一“城”
中國足球文化何在?
面對俱樂部中性化名稱改革而引起的聲聲輿論,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曾表示:“我們需要長期穩(wěn)定的地域俱樂部,培養(yǎng)更健康的俱樂部文化。我覺得天山雪豹就很好,有新疆文化。不要總是FC,我相信我們足球是有文化的!
陳戌源話音未落,“點名表揚”的新疆天山雪豹便因全資控股的新疆天山雪豹商務酒店有限公司不符合規(guī)定,被球隊對外出售酒店全部股份……另一邊,河南建業(yè)改名洛陽龍門雖符合足協規(guī)定,卻引起球迷情緒強烈反彈被迫修改。
更加事與愿違的是,不知是時間緊迫亦或其他原因,目前傳聞中或是已經敲定的隊名中,卻充斥“隊”、“人”、“城”,這與足協倡導的體現“地域傳統文化、人文精神、俱樂部理念”似乎略有違和。
據《足球報》報道,目前,河北華夏幸福正在積極運作“河北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的注冊,在此之前,廣州足球俱樂部已經注冊成功,而江蘇蘇寧也使用了“江蘇隊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的名稱,深圳佳兆業(yè)的“深圳市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在此前就已經注冊。
如此,未來的中超,將擁有廣州隊、深圳隊、江蘇隊和河北隊四個以地域名稱兼俱樂部名稱的球隊。除此之外,與恒大同處廣州的富力更是宣布更名為“廣州城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與廣州隊僅一字之差。
加之未能通過足協初審的青島黃海,極有可能選擇呼聲較高的“青島人”作為備選,以及2019年年初更名的“大連人”,競技體育中傳頌的“一人一城”的柔情故事,放在如此語境之下,看起來卻有幾分尷尬的意味。
盡管各家俱樂部在改名過程中都有各自的思量和預期,但傳聞中的廣州藍獅、河北競冀等代表俱樂部文化特色的名稱未能與球迷們見面,確為此次中性化名稱改動的遺憾。
擦邊球?
幾家歡喜幾家愁
對于球隊而言,找到一個代表地域文化,同時又彰顯球隊特色的名稱似乎并非難事,但諸如武漢卓爾、青島黃海的更名,不僅沒能通過中國足協的審核,反倒因其“打擦邊球”的行為,遭受諸多非議。
據媒體報道,武漢卓爾首次申請更名為“武漢眾邦”,但據公開資料顯示,卓爾是湖北首家民營銀行眾邦銀行的大股東,卓爾控股董事長閻志,還是眾邦銀行的董事。因此,這一明顯有違規(guī)定的新名稱不僅沒能通過足協審核,還被球迷笑稱,第一次的改名可能是給企業(yè)打個廣告。
青島黃海俱樂部堅持以原名稱上報時表示,青島地處黃海之濱,是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yè)發(fā)展先行區(qū),黃海體現了俱樂部的地域特色,其實是一個標準的中性名。
不過,黃海俱樂部股東之一是青島黃海健康產業(yè)集團,占股比例為27%。此外,第一大股東深圳市衡業(y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63.63%),旗下也有兩家名字中帶有“黃!钡钠髽I(yè)。 在山東泰山需要進一步調整的情況下,青島黃海沒能通過足協審核也是意料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上港俱樂部所提交的“上海海港”名稱獲得足協審核通過,并完成在工商部門的名稱變更手續(xù)。但外界有人認為,更名后的上海海港俱樂部名稱仍能以“上港”作為簡稱,因此質疑上海上港是在“打擦邊球”。
不過,據北京青年報報道,由中國足協與各領域專家代表組成的“俱樂部非企業(yè)化名稱專家審核工作小組”自成立以來,一直在具體工作中保持中立,其各項程序的落實既沒有受到來自中國足協內部或任何一方的干預,亦沒有超出規(guī)則范疇,因此不可能存在暗箱操作。
等待中國足球“集體更名”大結局的過程里,還將有更多名稱逐一浮出水面。眾口固然難調,但更希望是這段成長陣痛期,能留住一些人,一些他們的記憶,以及中國足球迫切需要守護的足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