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標準24小時少1.59毫秒,地球“神秘”加速自轉
2022年08月08日 09:01 來源:成都商報

  據(jù)近日披露的最新數(shù)據(jù),6月29日,地球比標準24小時少1.59毫秒完成了一次自轉,這是自20世紀60年代原子鐘開始記錄地球自轉以來的最快時間。

  據(jù)報道,這一記錄讓地球出現(xiàn)了“有史以來最短的一天”,同時也再次表明地球近年來正在加速自轉。然而,導致地球加速自轉的確切原因卻仍是一個謎題。事實上,自2020年以來,地球已超過20次打破了最快自轉紀錄,扭轉此前持續(xù)了幾十年的較長運行周期。

  研究地球自轉的科學家用“地球自轉日長變化”這個術語來表示地球自轉的快慢,指地球繞地軸轉一圈所需的時間與86400秒(即24小時)之間的差值。當“地球自轉日長變化”增加時,地球自轉會變慢;當它減少并變成負數(shù)時,地球自轉會變快。

  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地球的自轉速度一直在“變慢”,通常需要多花幾毫秒的時間完成一次自轉 (1毫秒相當于0.001秒)。但地球自轉的速度是波動的,完成一次自轉所需的時間會增加或減少幾分之一毫秒。

  科學家解釋道,地球不是一個完美的球體,它的自轉總是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內(nèi)部結構、月球的潮汐影響和氣候變化。在今年的“亞洲-大洋洲地球科學學會”年會上,莫斯科大學列昂尼德·佐托夫博士指出,目前“地球自轉日長變化”可能與“錢德勒擺動”有關。

  “錢德勒擺動”是指地球自轉軸相對于地球表面的小幅度運動!板X德勒擺動的正常振幅在地球表面大約是3到4米”,佐托夫博士表示,“但在2017年到2020年之間它消失了!

  塔斯馬尼亞大學專門研究地球觀測的馬特·金教授表示,顯然有些東西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但這種變化是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精確射電天文學研究以來我們從未見過的。”

  如果地球的白晝繼續(xù)變短,科學家們最終可能不得不通過添加一個“負閏秒”來確保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速度與原子鐘的測量值保持一致。這將是歷史上第一個“負閏秒”的例子。

  據(jù)悉,手動加減一閏秒對于那些對時間精度有較高要求的行業(yè),例如航天、通訊、金融等,會造成嚴重的損失。而讓全世界基于時間提供服務的機構同時增加或減少一個閏秒,也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不過,佐托夫博士認為:“有70%的可能,地球自轉日長變化已經(jīng)達到最低水平了,因此我們不需要負閏秒!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實習生 李肇新

原標題:比標準24小時少1.59毫秒,地球“神秘”加速自轉

編輯:葉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