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視頻—正文 分享
兒童手表過度“智能”面臨哪些風險?專家解讀
2023年02月22日 09:19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解說】“碰一碰”加好友、視頻通話、線上支付……近年來,兒童智能手表的功能日趨多樣,也暗藏風險。

  【解說】近日,北京民眾吳女士(化名)向中新社記者反映,朋友偶然發(fā)現(xiàn)女兒的兒童手表里多了好幾個陌生人。其中,有男子頻繁發(fā)來一些“性暗示”的語言,令人擔憂。

  【解說】兒童手表怎么成了“社交神器”?專家指出,如今市面上大多兒童手表過度“智能”,使它偏離了原本的定位,也帶來安全隱患。

  【同期】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

  有的小朋友在幼兒園里,甚至是更小的時候就戴著手表到處去增加別人的好友,實際個人信息可能是已經(jīng)泄露了,家長其實并不知情。這是一個智能手表,要嚴格按照包括網(wǎng)絡安全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在內的這些法律,對內容要嚴格審核,絕對不是說有一個終端能接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亂七八糟的烏煙瘴氣的東西,可能也會涌入到孩子的手表之中。所以我覺得這個產品生產者,包括銷售者,要完成這些法律底線之后,才能夠去銷售自己的產品。

  【解說】其實,兒童智能手表泄露個人信息的情況并非個例。此前,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fā)布的《兒童智能手表消費調查報告》顯示,17.11%的消費者遇到過此類情況。朱巍表示,不滿十四周歲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屬于敏感個人信息。兒童智能手表相關企業(yè)在獲取此類信息時,應取得未成年人監(jiān)護人的明確同意。

  【同期】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

  我們從法律角度來看,未成年人保護法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定,也是一個強制性的規(guī)定,就是像這種智能手表這樣的智能終端,包括它的生產者,包括制造者,在搞這個產品的時候,就一定要事先安裝未成年人的網(wǎng)絡保護軟件,或者是告訴家長怎么去安裝這個軟件。小朋友在通過社交平臺去增加一些好友的時候,家長至少有一個監(jiān)管,有一個監(jiān)控,他能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跟誰交往,就避免了有一些打引號的“大灰狼”的出現(xiàn)。

  【解說】2022年11月,《兒童手表》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對兒童智能手表的靜態(tài)定位、通話、電磁輻射、信息安全等提出要求。受訪專家認為,落實國家標準有助于對兒童的個人信息等方面做出進一步保護。此外,教育部門、學校、家庭、社會應該形成合力,加強行業(yè)審核與監(jiān)管,規(guī)范健康指引標準,共同守護未成年人“手腕上的安全”。

  【同期】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 儲朝暉

  家長和學校要提高孩子交往的這種風險意識,不要貿然地僅憑網(wǎng)上的孤立的這種信息,就跟對方交往。同時,我們社會上要建立一些機制。比方講,如果孩子或者家長遇到有不安全的這種交往的因素,向相關部門舉報應該及時,公安部門應該及時干預。包括查驗身份,包括對他們和孩子的交往過程當中,有沒有欺騙的行為,有沒有傷害的行為。我覺得都應該納入這個監(jiān)管的范圍。

  【同期】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

  確實要全社會共同的力量來保護。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任何人除了家長之外,任何人發(fā)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上或者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有可能損害到未成年人權益的,任何人都有權利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投訴。所以這一條規(guī)定也特別好,希望能形成一個相關的合力。

  記者 郎佳慧 北京報道

編輯:葉霖嘉